2016年9月29日,這一天對於中國核電“走出去”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中、英、法三方在倫敦簽署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所有最終投資協議,這意味著歷經多年努力之後,中國核電終於成功走進西方發達國家市場。
△2016年9月29日,在英國倫敦,法國電力集團總裁讓貝爾納萊維,英國商務、能源與産業戰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出席簽約儀式。
自20世紀50年代起步以來,中國核電經歷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核電大國,在運機組規模僅次於美國、法國和,在建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核能企業的核電站建設能力、設備製造能力、核電站運營能力均與世界先進水準接軌。中國自主研發的核電技術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産權、自主品牌的“華龍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近年來,中國核電企業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先後在巴基斯坦、羅馬尼亞、阿根廷等國家取得進展,然而一直未成功進入西方發達國家市場。中英法三方簽署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協議,意味著中國新一代核電技術有望真正出海,中國核電“走出去”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2013年秋,中國國家主席習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中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也是共同促進地區及全球發展振興的重要公共産品。四年來,“一帶一路”的願景正一點一點變為現實,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成果正在惠及世界。欣克利角C項目建成後,不僅能推動中國核電産業“走出去”,還將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並對法國、英國的核電産業鏈、就業和人才培養産生明顯拉動作用。在60年運作期內,每年相當於減排900萬噸二氧化碳,其間將提供2.5萬個就業崗位。
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是中國在英國最大的單筆投資,也是在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其意義不僅在於投資金額和規模,而在於更高層次的合作。2016年11月10日,第八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倫敦成功召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以及英國啟動“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成為對話重要成果。經歷了英國脫歐公投等一系列波折,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的成功落地為中資企業來英投資釋放了積極信號,用實際行動為英國未來發展投下了信任票和支援票,為中英“黃金時代”經貿合作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2015年10月21日,國家主席習在倫敦唐寧街首相府同英國首相卡梅倫舉行會談。
2015年10月,習主席對英國進行“超級”國事訪問,正式開啟了中英關係“黃金時代”。10月21日,在習主席和英國時任首相卡梅倫的共同見證下,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在倫敦簽署《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正式就在英建設核電項目以及推動“華龍一號”在英落地達成戰略投資合作。根據該戰略協議,法國電力及中廣核主導的中方聯合體將分別出資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66.5%及33.5%的股份,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C和布拉德韋爾B兩大後續核電項目,推動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在英國落地。
《英國核電項目投資協議》簽署後,英部分輿論大肆宣揚,中國核能企業參與英核電建設以及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進入英國市場將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鼓動英政府拒絕中國核能企業在英投資核電站項目。
2016年7月,英國政府更疊,新任首相特雷莎梅宣佈推遲批准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並對該項目進行重新審查。此舉給項目帶來的不確定性一度引起各界熱議,部分輿論甚至預測英國政府對華投資態度或將發生轉向。
面對英方質疑,我相關部門加強與英政府溝通,中國駐英使館也多次在不同場合發聲,介紹我核電發展以及核電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打消英各界對中國核電的誤解與疑慮。
2016年9月29日,中英法三方在倫敦正式簽署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所有最終投資協議。根據該協議,除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外,中廣核還將與法國電力在塞斯維爾C、布拉德維爾B兩大核電項目上展開闔作。一旦“華龍一號”通過英方通用設計審查,將被用於布拉德維爾B核電項目。
2017年1月10日,英國政府發佈聲明,正式受理中廣核與法國電力聯合提交的“華龍一號”通用設計審查申請。
中英兩國在民用核能合作方面既有深遠的歷史,又有現實的機遇。30年前,中、英、法合作建設深圳大亞灣核電站。今天,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實施,“華龍一號”接受通用設計審查,中核集團與英國國家核實驗室共同建設中英核聯合研發與創新中心,開啟了中英核電合作的嶄新篇章,標誌著中英核能在投資、科研、技術、産業鏈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展望未來,一方面,中英兩國可繼續發揮各自所長,以核能合作為基礎,不斷深化“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使合作成果更好惠及雙方及第三方市場。另一方面,中英核能合作發揮了很好的示範效應,有助於中國核能“走出去”全面開拓國際市場,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