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各国陆军的炮兵实力,媒体关注的焦点往往都是中美俄等大国身上,但有一些不知名小国的军事实力也是不容小视。比如位于高加索的阿塞拜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他们的陆军中居然有4款不同口径的火箭炮,而且从射程到精准度都是一等一的强悍。
这四款火箭炮的入列,标志着该国炮兵的火力打击能力有了大幅提升。那么这样一个小国拥有如此多的火箭炮的目的是为何,难道只是为了渲染战斗力吗?今天我们就好好说一下这四款被阿塞拜疆奉若珍宝的武器。
进入正题之前,首先我们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加索小国——阿塞拜疆。它位于西亚外高加索东部,正好处在东欧与西亚的十字路口处,北面是传统大国俄罗斯,南面是伊朗,西面是土耳其、格鲁吉亚,以及一个自古以来就不对付的邻居亚美尼亚,人口大约是1024万,首都是里海沿岸重镇巴库。
而阿塞拜疆军队是在继承前苏联阿塞拜疆军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陆军、空军和近海防御部队总计为12万人。陆军约为8万人,由5个军团、23个机动旅、1个火炮旅、1个多管火箭炮旅和1个反坦克团组成。
作为军队中的重要一环,陆军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战任务。因此在本国陆军建设上,阿塞拜疆军队也是花了大工夫的。一系列进口的轻重武器都优先供应给陆军,尤其是在火力打击上更是不余遗力地装备先进武器。
首先出场的,就是来自于土耳其的TRG-300型300mm火箭炮,与原版唯一不同的是,阿塞拜疆使用的是卡玛兹(KAMAZ)8×8的卡车底盘,并不是土耳其使用的德国MAN卡车底盘。
而在配套的弹药方面,阿塞拜疆也买到了其最新的卫星制导版本,在精准度上面有了巨大突破。早期因为不是制导,因此精度极差,除了进行火力覆盖和威慑外,基本上没有真正的精确打击能力。
但换装后的弹药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常规的block 1型,在保证120公里的有效射程外,还利用GPS将精确误差控制在了10米范围内;另一款block 2型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将弹药威力放大了一倍,将原本常规的战斗部换成了高爆钢珠,使得杀伤半径提高到了80米。
你以为这就够了?错,阿塞拜疆军方才不会就此罢休,不久之后来自白俄罗斯的波罗乃兹模块化火箭炮系统也成为了该国陆军的座上客。相比于土耳其的TRG-300,波罗乃兹在精度上有了极大提高,除了可以支持GPS之外,俄罗斯的格隆纳斯系统、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都可以通用,而且三者之间还可以自由地进行切换,保证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保持作战能力。
在外壳的设计上,波罗乃兹的弹体更像弹道导弹,其弹头与弹体可以分开,弹头上还有舵机和边条翼,使其在飞行时更为稳定,敌方拦截起来也更为困难。射程方面,波罗乃兹也达到了200公里,误差甚至控制在30米之内。
根据资料显示,波罗乃兹的导弹飞行速度极快,速度超过了6马赫。而且其480公斤的战斗部也可以让导弹威力大增,因此波罗乃兹的入列,让阿塞拜疆陆军的火力配备大增。
拥有两款火箭炮系统之后,阿塞拜疆又开始选择下一个高精度的火箭炮系统,最终来自以色列的EXTRA远程火箭炮系统成功当选。其口径也来到了巨大的306mm,配备的是一款卫星制导弹药。
其实这款远程火箭炮系统类似于土耳其的TRG-300,从有效射程到精度其实都差不多。唯一比前者要强的就是EXTRA的模块化的装填技术,可以使该款火箭炮在实战中的速度加快许多。而且在弹药的选择上,以色列提供的超远程弹体可以让EXTRA射程提高到300公里,精度也能控制在10米之内。
另外为保证后勤保养方便,进口的EXTRA火箭炮系统与TRG-300一样采用了卡玛兹8×8的卡车底盘,而不是使用原本的奔驰Actors底盘。
除了三款高精度的火箭炮之外,其实作为阿塞拜疆陆军的主要火箭炮就是最为常见的BM-30龙卷风,累计装备了40辆。在最开始出现时,其300mm口径的弹药确实可以给敌方目标带来巨大破坏,但其常规弹药的偏差使得其在进行精确打击时的精度不足。
而且该炮本身的射程也很有限,对于前线的火力覆盖较为不足。另外,龙卷风在装填方面有非常大的缺陷:因为弹药长度较长,因此装填时要必须保证平稳和平衡,才不会出现卡弹的情况。这对于瞬息变化的战场是十分费时费力的,尤其是与模块化火箭炮相比,装填速度更是天壤之别。
阿塞拜疆陆军高层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决定购买了上文所述的三款火箭炮,来代替这款已经难堪大用的龙卷风。也希望在未来的局部冲突中,能够在精度和火力覆盖方面有更大的作用。
之所以阿塞拜疆如此大动干戈地装备这些重型武器,当然和邻国亚美尼亚的边界纠纷密不可分。从80年代遗留至今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一直是困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主要障碍。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阿、亚两国因为纳卡问题,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直到1994年双方才在大国的调停之下停火,持续数年的战争造成大量民众流落他乡,数万名人因此丧命,两国间的矛盾也就一直持续至今。
为了能够在日后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双方都在重型武器方面大做文章。早先的亚美尼亚军队只有BM-21冰雹火箭炮和BM-30龙卷风,精度问题当然不尽如人意,后来亚美尼亚军队经过研究,开始逐渐向精度与准度上准备。逐渐的,WM-80型远程火箭炮与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开始加入部队中,原来的不对称战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尤其在战略打击能力上。
反观阿塞拜疆,该国在里海沿岸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在经济情况上要比亚美尼亚强上不少。为此在武器购买上,阿塞拜疆的选项更为多元化,轻重武器都是世界名牌,因此为了解决边界问题也是不遗余力。可以说在常规武器上,阿塞拜疆要强于亚美尼亚,但在战略打击上却逊色一些。
不过波罗乃兹、TRG-300的入列,却可以极大缓解这一问题。前者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可以任何攻击亚美尼亚各处,缓解了之前一直被动的战略打击地位,也让军方高层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总结起来,阿塞拜疆之所以大动干戈地购买这么多的火箭炮,目的就是为了在实战中贡献更为稳定的火力,但具体使用情况如何,能否形成一个统一的战斗力,还得需要时间的考验与实战的打磨。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